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青春返家乡,实践助成长——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圆满落幕

时间:2025-09-04 作者:

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2025年暑假期间,学院组织开展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数百名学子积极响应,回到家乡热土,以青春之力服务基层发展,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。

244物流工程江奇慧

实践地点: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蟠龙岗爱心驿站

实践类型:公益服务

实践时间:2025-06-28至2025-08-09

实践感悟:这个暑假,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爱心托管社会实践,让我真切体会到“责任”二字的重量。正处于校园和社会分水岭的我们,因更贴近孩子的视角、更易建立平等互动,能成为助力孩子成长的独特良师益友。当看到内向的孩子逐渐愿意主动分享趣事,调皮的孩子学会遵守集体规则时,我明白,我的每一份用心,都在悄悄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力量。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掌握了许多管理方法,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大学生,我们有能力,有义务去缓解社会痛点、补充教育力量、传递青年担当。

241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徐裔天

实践地点: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上村

实践类型:公益服务

实践时间:2025-08-1至2025-08-30

实践感悟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 。”暑期在社区“就业之家”的志愿服务经历,是一次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参与者”的转变,让我真切触摸到基层就业服务的温度,也对“助人者自助”有了深刻的体会。初到就业之家时,我对工作内容感到陌生,看似简单档案整理,实则需要细致核对每一份简历的内容,确保求职人员的信息准确无误,这让我明白,每一份档案背后都是一个等待机会的家庭。

241航空物流管理唐玙珎

实践地点: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民路社区

实践类型:公益服务

实践时间:2025-08-18至2025-08-26

实践感悟:在这个暑假,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七天的“返家乡”志愿服务,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。实践中,我深入社区参与便民服务,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细致与温度;跟随团队进行防溺水宣传与巡河值守,在守护他人安全中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;也在社区助餐点为老人们送去温暖,于细微处见真情。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更真切地感知了家乡的发展与需求,也锻炼了我的沟通协作能力。我明白了,真正的成长源于躬身实践,青年的价值在于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。

231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钟韵妙

实践地点: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火车站

实践类型:公益服务

实践时间:2025-08-04至2025-08-08

实践感悟:三赴岗位,再识初心 。这个暑假,我第三次在火车站参与进站引导志愿服务。从初时的学习规则、再到熟练流程,这一次,我终于读懂了“服务”的真正含义。我不再机械指引,而是主动观察:为带行李的旅客指近路,帮迷茫的老人慢讲解,给赶时间的乘客协调通道。从前的手忙脚乱变成如今的从容,这份成长,藏在每一次耐心解答、每一回主动帮扶里。三次坚守,不变的是旅客的“谢谢”,变的是我对责任的理解。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热情,而是在重复中传递温度,在坚守中学会共情。

244工程造价曾思雅

实践地点: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

实践类型:公益服务

实践时间:2025-07-09至2025-07-18

实践感悟:参与“童心向阳”儿童照护实践,我走进了6至12岁孩子的缤纷世界。每日相伴,从协助作业到组织游戏,我见证着每个孩子独特的闪光点——有的擅长绘画构思奇妙画面,有的热衷运动挥洒活力汗水。当孩子们因解出难题而眼睛发亮,因团队获胜而欢呼雀跃时,我也被深深感染。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偶尔也会有哭闹与倔强,但我学会蹲下身倾听,用包容化解小情绪。看着原本羞涩的孩子逐渐开朗,调皮鬼懂得遵守规则,我愈发体会到陪伴的意义。

此次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不仅搭建了青年学生服务家乡、回报家乡的桥梁,更让学子们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、提升综合能力。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,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扎根基层、奉献社会,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。

(文/高丹丹 图/活动部 一审/潘晨 二审/林荣辉 终审/韩兴华)